摘要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老年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收治的9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老年绝经后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碳酸钙维生素D3片和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假体周围及腰椎骨密度、血清骨转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及骨钙素]水平及疼痛程度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和术后1年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假体周围及腰椎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 655±0. 212) g/cm3比(0. 479±0. 197) g/cm3、(0. 522±0. 072) g/cm3比(0. 449±0. 015) g/cm3],BALP、β-CTX及骨钙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 3±3. 0)μg/L比(10. 5±3. 9)μg/L、(0. 15±0. 09)μg/L比(0. 23±0. 16)μg/L、(11±4) IU/L比(13±5) IU/L](均P <0. 05)。治疗后6个月,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2组假体无菌性松动及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转换指标,减轻骨痛,延长假体使用寿命,且安全性较高。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一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