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卵泡期与黄体期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和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共120例,将入组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微刺激组(对照组)60例,黄体期组(实验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方法及细胞免疫法检测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以及取卵当日卵泡液、壁层颗粒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表达水平,分析两组的平均获卵数,2PN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卵泡液中GDF-9、BMP-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体期平均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GDF-9和BMP-15可以作为评估卵母细胞质量、预测卵子及胚胎发育潜能的无创生化指标,同时为临床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
单位徐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