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海扶刀)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差异。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海扶刀组与栓塞术组,每组各38例,海扶刀组患者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栓塞术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二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体积,进行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月经量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HRQL),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糖链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统计1年、2年复发率。结果海扶刀组和子宫动脉栓塞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SSS、VAS、PBA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HRQL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扶刀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SSS、VAS、PBAC评分明显低于子宫动脉栓塞组,HRQL明显高于子宫动脉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扶刀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36/38),明显高于子宫动脉栓塞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扶刀组和子宫动脉栓塞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扶刀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子宫动脉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扶刀组和子宫动脉栓塞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CA125、VEGF、IGF-1明显低于治疗前,HbAlc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扶刀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CA125、VEGF、IGF-1明显低于子宫动脉栓塞组,HbAlc明显高于子宫动脉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组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海扶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4、4.145,P<0.05)。结论海扶刀与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效缩小子宫体积,改善血红蛋白水平和痛经症状,降低CA125、VEGF、IGF-1水平,但海扶刀近期效果更显著,而子宫动脉栓塞术远期复发率更低。
-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