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发现旋柄腐霉(Phytopythium helicoides)引起草莓根茎腐病

作者:张国芳; 楼天灵; 毕继安; 严蕾艳; 袁莉霞; 崔丽利; 沈岚*; 严成其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2023, 53(05): 990-993.
DOI:10.13926/j.cnki.apps.000845

摘要

<正>根腐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种类较多,国内已报道的病原菌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1]、镰刀菌(Fusarium sp.)、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2]等。草莓根腐病危害根部、茎基部,严重的导致茎内部髓坏死,甚至整株枯死,近几年逐年加重,尤其是在夏季育苗期其病害蔓延快,严重影响草莓产业的发展。2022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多个草莓育苗圃及宁波市高新农业试验技术园区的种质资源圃发现了一种蔓延速度极快(从叶片出现病斑到整株枯萎坏死所用时间大约为7~10 d)的草莓根茎腐病,病斑从植株的老叶开始出现,然后整张叶片枯萎坏死,并向新叶蔓延,直至整株枯死(图1-A、C);根、茎基部外观棕黑色,局部坏死(图1-D);茎基部横截面靠近表皮的一圈变黑(图1-B)。课题组对两个出现病害的草莓育苗基地约6亩草莓苗繁殖地进行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母株和小苗均有发病,发病率为30%。

  • 单位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