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大幅眼压波动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式,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简称:玻切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共217例。术后眼压波动≥8 mmHg定义为大幅眼压波动,<8 mmHg为小幅眼压波动,观察分析术后大幅眼压波动相关因素。结果:术后1周大幅眼压波动组共45人(20.7%),小幅眼压波动组172人。大幅眼压波动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8.5±44.5)min,小幅眼压波动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4.9±26.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单纯玻切术相比,大幅眼压波动发生率分别为8.51%及24.1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术后房水细胞分级为0至4级时,大幅眼压波动发生率分别为19.08%、20.00%、66.67%、25.00%及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房水细胞是术后早期大幅眼压波动的危险因素。结论:玻切术后大幅眼压波动与多种围手术期因素有关,其中手术时间、前房炎症反应是引起术后早期大幅眼压波动的危险因素。
-
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