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炎性假瘤的MRI特征分析

作者:冯莉莉; 周红悦
来源:广东医学, 2017, 38(19): 2992-2996.
DOI:10.13820/j.cnki.gdyx.2017.19.014

摘要

目的探讨泪腺炎性假瘤的MRI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36例(46侧)经病理证实的泪腺炎性假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MR扫描,其中24例行动态增强扫描,12例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评估其常规MR表现,通过DCE-MR及DWI-MR图像后处理得到以下参数:达峰时间(Tpeak)、峰值强化指数(CIpeak)、最大强化率(ERmax)、流出率(W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36例(46侧)泪腺炎性假瘤中,2例(2侧)累及泪腺睑部,3例(4侧)累及泪腺眶部,31例(41侧)睑部眶部均受累;2例(2侧)形态规则,均起自泪腺眶部,34例(44侧)形态不规则;14例(14侧)边界清晰,22例(32侧)边界模糊。T1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 28例(37侧)呈等或稍高信号,8例(9侧)呈略低信号,14例(18侧)T2WI信号欠均匀;11例(15侧)中度强化,25例(31侧)呈明显强化,其中8例(11侧)呈不均匀强化。泪腺炎性假瘤CIpeak为1.14±0.39,Tpeak为(81.5±42.6)s,ERmax为1.26±0.43,WR为(11.4±0.09)%。21例TIC中11例为Ⅰ型或Ⅱ型,7例为Ⅲ型,3例为IV型。ADC值为(0.74±0.28)×10-3mm2/s。结论 MRI可以清晰显示泪腺炎性假瘤的部位、形态、范围、边界,DCE-MRI及ADC值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