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广东省阳江市某高校结核病聚集疫情发生、发展及处置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实践经验。方法收集2019年9—12月阳江市某高校发现的9例肺结核患者及疫情处置资料,对与患者密切接触的676名学生进行胸部X线摄影(简称"胸片")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筛查。第一轮对65名"17动漫班"同班同学、同宿舍及任课老师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第二轮对389名与"17动漫班"共用教室的班级及与患者宿舍同楼层的学生和相关任课老师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上述两轮均发现患者的班级为高暴露组(5个班级共454名学生);第三轮对222名与"17动漫班"同楼层(非同教室)上课的其他班级学生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为低暴露组(4个班级共222名学生)。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发生原因和处置措施,探讨疫情扩散的原因。结果 9例患者中4例有咳嗽症状,其中1例咳嗽6个月(怀疑是首发传染源患者)。第一轮密切接触者筛查中进行PPD皮肤试验的学生65名,强阳性11名,强阳性率为16.92%,胸片显示异常13名;第二轮筛查共389名,PPD皮肤试验强阳性8名,强阳性率为2.06%,胸片显示异常5名;前两轮有疫情的班级强阳性19名,强阳性率为4.19%;第三轮筛查222名,PPD皮肤试验强阳性2名,强阳性率为0.90%,胸片异常者2名;高暴露组PPD皮肤试验强阳性率(4.19%,19/454)明显高于低暴露组(0.90%,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0)。结论阳江市发现学校结核病患者后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分组筛查,结果表明高暴露组结核潜伏感染者高于低暴露组。
-
单位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