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点阵结构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点阵结构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兼顾轻量化与承载性能两方面的要求。目前,对TPMS点阵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集中于密度梯度层面,未综合考虑载荷方向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此,首先研究了TPMS点阵结构的各向异性特征。基于平均场均匀化方法求解了不同类型TPMS点阵结构的等效弹性弹性矩阵,通过Matlab插值计算后绘制了其在三维空间范围内的杨氏模量图,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TPMS点阵结构呈现出不同的各向异性特征,其中I-WP点阵结构在[100]等轴线方向上性能较强,在[111]等斜向对角方向上性能较弱,而Primitive点阵结构则刚好相反。随后,根据TPMS点阵结构的各向异性,同时考虑主应力方向以及相对密度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TPMS点阵结构的密度梯度杂交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过程如下:以悬臂梁模型为基础,首先基于载荷边界条件对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并将拓扑优化密度云映射为点阵结构的相对密度分布,从而实现密度梯度设计。随后根据TPMS点阵结构的各向异性特征以及单元主应力方向分别选择I-WP和Primitive点阵单胞填充悬臂梁,使得主应力方向位于点阵结构性能较强的方向,避免点阵结构在性能薄弱的方向承受较大的应力。将不同类型的TPMS点阵单元合理分布后,利用激活函数将它们进行杂交连接,实现结构梯度设计。最后综合相对密度分布和单元结构分布,生成密度梯度杂交点阵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点阵结构的承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度梯度I-WP和Primitive点阵结构的刚度相比对应的均质点阵结构都有明显提升,而由I-WP和Primitive两种点阵单胞组成的密度梯度杂交点阵结构刚度最大,比密度梯度I-WP和Primitive点阵结构分别高4.63%和33.63%。该结果表明在密度优化的基础上,根据承载时单元主应力方向,将不同类型的点阵结构进行合理分布以及混合杂交设计后能够进一步提升结构的整体刚度。建立的TPMS点阵结构密度梯度杂交优化方法为其在轻量化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