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五四运动在教育战线的先驱者,"养成更健全的个人"的主张落脚在文学创作,是叶圣陶一直贯穿着的"为人生"三字。《潘先生在难中》融入叶绍钧对人性洞悉入微的冷静叙述加之在教育界的切己体察,以"潘先生"这个本该站起来却跪着等待判决的知识分子为镜,揭示出整个旧中国芸芸众生麻木而卑琐愚弱的生存状态,将作者对改造国民性的思考通过这类灰色灵魂透彻阐释。本文将就潘先生的人物价值、小人物之于国民性及叶绍钧直指人性的现实主义笔法入手,反复咀嚼叶绍钧刻画人物功力的同时,也看到叶绍钧和易的笔锋下直指人性的社会民族观。然八十年过去,今日再读这和易清淡娓娓道来背后的激流劲石,自觉此事若要彻底扭转仍任重道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