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形态及浓度对湿地小叶章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作者:付晓玲; 王继丰; 刘赢男; 王建波; 倪红伟*
来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 (02): 75-78.
DOI:10.16202/j.cnki.tnrs.2022.02.018

摘要

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氮素有效性是调控全球变化反馈机制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小叶章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示踪技术,通过野外原位控制实验,研究不同形态及浓度氮素,植物—土壤系统中氮素形态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不同氮形态及浓度处理对小叶章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叶和茎生物量硝态氮处理高于铵态氮处理,且两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两处理还极显著高于对照(CK)(P<0.01)。(2)小叶章茎吸收的外源氮最多,根吸收的最少,且铵态氮处理高于硝态氮处理,两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CK)(P<0.01)。(3)小叶章茎δ15N最高,叶次之,且铵态氮处理高于硝态氮处理,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两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CK)(P<0.01)。(4)小叶章叶15N含量最多,根中15N含量最少,且铵态氮处理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P<0.05),两处理还极显著高于对照(CK)(P<0.01)。

  • 单位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