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Angelman综合征103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金梅; 周渊峰*; 杜晓南; 龙莎莎; 卢晓栋; 张彦喆; 杨丽雯; 窦亚兰; 严卫丽; 王艺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9, 34(12): 911-914.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9.12.007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Angelman综合征(AS)的临床表型、脑电图(EEG)特征和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登记随访的103例AS患儿的临床、EEG、基因特征和癫痫结局的关系。结果 1.AS 103例患儿中男48例(46.6%),女55例(53.4%)。2.基因型中,15q11.2-q13缺失占86.4%(89/103例),父源性单亲二倍体、印迹中心缺陷和UBE3A基因突变分别为3.9%(4/103例)、1.9%(2/103例)和7.8%(8/103例)。3.临床均表现为大笑或愉快时微笑和全面发育迟滞;98.1%(101/103例)存在运动障碍,口腔运动不协调或吸吮障碍和走路异常姿势分别为97.1%(100/103例)和67.0%(69/103例);面容异常中获得性头围偏小或小头畸形、枕骨稍平(或凹陷)和牙齿稀疏分别为61.2%(63/103例)、85.4%(88/103例)和44.7%(46/103例)。4.行为问题中喜欢玩水、睡眠问题和婴幼儿喂养困难分别为86.4%(89/103例)、89.3%(92/103例)和85.5%(88/103例);与非缺失型相比,缺失型患儿睡眠障碍[94.4%(84/89例)比57.1%(8/14例)]和婴幼儿喂养困难[93.3%(83/89例)比35.7%(5/14例)]更常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有77.7%(80/103例)的患儿伴癫痫发作,癫痫发病年龄8个月~6岁,80.8%(59/73例)的患儿3岁前出现癫痫发作。与非缺失型相比,多种癫痫发作形式常见于缺失型[41.7%(32/68例)比0(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抗癫痫药物疗效明确的患儿,癫痫发作控制组失张力发作较癫痫发作未完全控制组常见[48.3%(14/29例)比18.5%(4/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患儿的睡眠问题、婴幼儿期喂养困难和多种癫痫发作形式更常见于缺失型,相对于其他癫痫发作类型,失张力发作更易控制。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流行病研究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