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小学一年级对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此时写话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而到了初中阶段,我们的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更不要说对"写话有兴趣"了。是什么让学生从一年级发展起来的"乐于书面表达"走向了"苦于书面表达"呢?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写作训练对学生而言,缺少"趣味性",缺少"吸引力"。而只有写作"有趣味"时,学生才"有话可写"。"有趣味",首先是作文命题要有趣味。要说什么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什么最能吸引学生持久的关注?什么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我想无疑是"趣味"。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作文命题早已失去了"趣味性",只剩下单调枯燥。比如作文题目"周末",也就是给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