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我国航空工业亟需进一步加快民用航空零部件“国产化”步伐,以服务于国家“科技自主”的发展战略、防范“卡脖子”风险。“适航取证”是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进入市场的“安全性门槛”,也是其“国产化”的难点之一。目前,我国关于民用航空产品的适航管理规则较为简单,设置的适航证件较少、取证路径明确;相比之下,民用航空零部件的适航管理规则较为复杂,涉及的适航证件较多、可选的取证路径往往不唯一。本文将探讨民用航空零部件适航取证路径及其选择问题,为拟开展取证工作的零部件厂家提供参考、为国产化助力。

  • 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局;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