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神曲》创作于14世纪初,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直到20世纪初才被介绍进入中国。从《神曲》最初进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的思想文化启蒙进程息息相关,起到了连通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要作用。1921年,钱稻孙首次翻译《神曲》,将中世纪最伟大诗人但丁的代表作介绍到中国。自此以后,我国涌现了一大批《神曲》的译本和相关研究,直至今日,《神曲》的翻译及研究在我国仍极具活力。然而,在不同历史时期,《神曲》在中国的发展各具不同的倾向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神曲》的译介和研究多倾向于将之作为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注重其中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对《神曲》的译介和研究回归《神曲》本身,注重《神曲》深邃内涵,译介和研究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