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耻感(Stigma)是基于持续治疗的自我认同特征受到或预期到的负面社会评判而产生的排斥、拒绝、责备和无价值感。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活动家Goffman首先提出的,"Stigma"源于希腊语,它的本意是烙印,表示这个人某些不良的道德特点在身体上表现的某个特征,而这个特征即"极大的玷污某人名誉的特征"。Goffman称之为耻辱的特征,这种特征将一个完整的、正常的人变为了一个被玷污的打了折扣的人[1-2]。笔者所在县城二甲医院放疗科,通过抽取2054人次的医护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以及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心中存在病耻感,严重影响了医患沟通,给放化疗及护理的方案制定执行带来诸多不便。医护人员要通过心理干预和护理,协助患者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ing),矫正癌症患者错误的认知和态度,消除患者自我失败的消极思维。通过筛查归类后的质性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病耻感主要源于以下几种因素。
-
单位利辛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