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超声影像特点与患者肠黏膜炎性因子和Th1/Th2变化的关联

作者:许年凤; 章小华; 白露; 雷艾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科; 王宏亮
来源:河北医药, 2020, 42(11): 1661-1664.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影像研究肠黏膜炎性因子是否改变肝硬化以及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内Th1和Th2类细胞的平衡状态,研究Th1、Th2类细胞在肝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每组12例,肝硬化患者接受十二指肠活检。在肠标本中,通过形态学评估记录黏膜细胞凋亡和有丝分裂活性及其比值,并测量黏膜脂质过氧化产物。同时测定了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浆内毒素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对Th1、Th2细胞失衡与肝硬化的发病关系进行分析。对3组患者进行血清Th1(IFN-γ)和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13、IL-10、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失代偿期内毒素较代偿期血症更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组肠道黏膜有丝分裂计数显著降低(P<0.01),凋亡增加的趋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有丝分裂/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脂质过氧化与健康对照组和代偿期组比较显著增加(P<0.001)。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IFN-γ、IL-13、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在肝硬化早期,人类肝硬化也与肠黏膜增殖和增殖/凋亡率下降有关,并且在晚期肝病中,肠氧化应激增加。肝硬化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13和IL-10升高,而IL-4水平降低。

  • 单位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