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青海湖地区草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作者:李玲; 张福平*; 冯起; 王虎威; 魏永芬; 李肖娟; 聂硕; 刘洁遥
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9, 38(04): 1157-1165.
DOI:10.13292/j.1000-4890.201904.032

摘要

以环青海湖地区为研究区,基于MODIS NPP数据、气象数据和Thornthwaite模型,估算了草地实际净初级生产力(actu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简称NPPA)和潜在净初级生产力(potent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简称NPPP),并将NPPP和NPPA的差作为人类活动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fluenced by human,简称NPPH),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草地NPPA的时空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环青海湖地区的年均草地NPPA为176.93 g C·m-2·a-1;16年来环青海湖地区草地NPPA呈波动增加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草地NPPA从西到东呈逐渐增加的态势;16年来环青海湖地区87.42%的区域草地发生恢复,12.58%的区域发生退化,总体上草地以恢复为主;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恢复的影响中,由气候变化主导草地恢复的比例为10.98%,由人类活动主导草地恢复的比例为5.27%,而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主导草地恢复的比例为83.7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草地恢复的主导力量;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中,仅由气候变化主导草地退化的比例为6.28%,由人类活动主导草地退化的比例为50.75%,两者共同主导的草地退化的比例为42.97%。可见,草地的局部退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如过度放牧、草地开垦和土地覆盖变化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