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髌腱外偏角和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tibia tubercle trochlea groove,TT-TG)的CT测量结果,以及在复发性髌骨脱位中的诊断能力和病理阈值。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对4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和112例非髌骨脱位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根据TT-TG值分为2组:TT-TG≥20 mm髌骨脱位(A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6~27(21.00±3.98)岁;TT-TG<20 mm髌骨脱位(B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16~37(22.83±6.09)岁;非髌骨脱位(C组)112例,男63例,女49例;年龄16~36(22.87±5.69)岁。比较3组患者的髌腱外偏角和TT-TG值的测量数据,并采用Spearman分析其相关性。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确定组内的可重复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参数的诊断能力,并计算出髌腱外偏角截骨参数,以及髌腱外偏角和TT-TG值在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参数。结果:A、B、C组的髌腱外偏角分别为(22.04±3.19)°、(17.20±4.43)°、(10.22±3.45)°,TT-TG值分别为(21.15±0.71)、(15.97±2.69)、(11.12±3.77) m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髌腱外偏角与TT-TG值对比,存在强正相关(r=0.735,P<0.000 1)。髌腱外偏角在A、B组中的组内ICC值(0.980、0.982)比TT-TG值(0.594、0.775)测量的可重复性更好,C组中髌腱外偏角(0.956)和TT-TG值(0.906)可重复性均很好。在复发性髌骨脱位诊断中,髌腱外偏角的ROC曲线下面积(0.916)大于TT-TG值(0.886),其诊断参数分别为13.84°和14.69 mm;在胫骨截骨术中,髌腱外偏角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截骨参数为20.15°。结论:CT成像可以可靠地测量髌腱外偏角。髌腱外偏角与TT-TG值存在强正相关,可通过其测量明确复发性髌脱位病理状态,并且髌腱外偏角在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能力优于TT-TG值。髌腱外偏角同样可用于指导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胫骨截骨手术方案的制定。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