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体质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接受PCI的5 98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在PCI中植入二代药物洗脱支架,且在术后接受至少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入年龄<65岁组、年龄65~75岁组及年龄>75岁组,比较各年龄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再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入BMI<25 kg/m2组、25 kg/m2≤BMI<30 kg/m2组及BMI≥30 kg/m2组,比较各年龄组及BMI亚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生存曲线。结果 年龄<65岁组、年龄65~75岁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率与BMI无关(P>0.05);在年龄>75岁组中,随着BMI增大,主要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率呈降低趋势,但也与BMI无关(P>0.05)。在年龄<65岁组、年龄65~75岁组、年龄>75岁组中,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3~5型出血发生率均与BMI无关(P>0.05)。在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BARC 3~5型出血中,年龄与BMI交互作用均无显著性(交互P值分别为0.128 3、0.436 8、0.479 3,P值均>0.05)。在年龄<65岁组、年龄65~75岁组、年龄>75岁组中,不同BMI分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后“肥胖悖论”现象可能主要存在于高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