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行P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6例,女13例;年龄为(60±7)岁,年龄范围为41~75岁。39例患者均行PD,术中采用Child法重建消化道,其中19例行优化套入式胰肠吻合,设为创新组;20例行黏膜对黏膜胰肠端侧吻合,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肿瘤复发、主胰管扩张、患者生存情况,以及患者不适症状(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 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手术情况:创新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胰腺质地(软、硬),胰管直径,胰管拔除时间,使用生长抑素,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42±47)min,400 mL(300 mL,400 mL),10、9例,3.1 cm(2.9 cm,3.4 cm),37 d(32 d,63 d),17例,18 d(15 d,22 d);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92±95)min,400 mL(300 mL,525 mL),6、14例,3.6 cm(2.6 cm,4.2 cm),43 d(34 d,49 d),18例,24 d(15 d,27 d)。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胰腺质地(软、硬),胰管直径,胰管拔除时间,使用生长抑素,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75,χ2=2.063,Z=-1.155,Z=-0.295,χ2=0.003,Z=-1.286,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P<0.05)。(2)术后并发症情况:创新组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胃排空延迟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肝周积液1例、A级胰瘘3例、无B级和C级胰瘘发生;传统组11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汁漏1例、胃排空延迟2例、腹腔感染4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积液1例、腹部出血1例、胸腔积液1例、A级胰瘘2例、B级和C级胰瘘5例。同1例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4,P>0.05);两组患者术后B级与C级胰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围术期无患者死亡。(3)随访情况:39例患者中,33例获得术后随访(创新组18例、传统组15例),随访时间为3~5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创新组18例获得术后随访的患者中,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5例(生存时间为5~24个月),术后34个月肿瘤复发1例,主胰管扩张且间断腹痛、腹胀1例,消化不良5例,后背疼痛1例,恢复良好5例。传统组15例获得术后随访的患者中,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0例(生存时间为3~57个月),主胰管扩张且间断腹痛、腹胀2例,消化不良2例,恢复良好1例。结论 PD术中采用优化套入式胰肠吻合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与黏膜对黏膜胰肠端侧吻合术比较,前者可简化手术操作,降低对术者操作技术的要求,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B级和C级胰瘘并发症发生率。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