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容积剂量(Vd)参数V20和V30(双肺接受20和30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所致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明确能否用V20和V30评价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方法:入选本研究的同步放化疗患者36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Gy/3033F。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也在常规放疗时另设野,给予电子线局部补量至6070Gy/7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Taxol+Carboplatin),Taxol 135 mg·m-2,第1天、第22天;Carboplat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6g·L-1·min-1,第1天、第22天化疗。将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分级与V20和V30进行相关分析,并根据全肺V20平均值(25.32%)及V30平均值(18.17%)分别进行分组,包括V20≤25%、V20>25%组和V30≤18%、V30>18%组,比较各组患者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结果: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分级与V20和V30均呈正相关关系(r=0.740,P<0.05;r=0.705,P<0.05)。V20≤25%和V20>25%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64%和52.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30≤18%和V30>18%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可用于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中V20>25%及V30>18%时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修改,甚至放弃所设计的治疗计划。

  • 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