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声门上喷射通气在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年龄≥18岁,ASA分级Ⅰ~Ⅱ级,无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无鼻衄和鼻部手术史,无血液疾病、麻醉药物过敏史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面罩组、喷射组。记录诱导前(T0)、通气后1 min(T1)、3 min(T2)、5 min(T3)的SpO2、PaO2、PaCO2、膈肌运动振幅值。结果面罩组出现低氧血症患者4例,两组均未出现其它不良事件。膈肌振幅、PaO2两组在T1~T3时均小于T0时(P<0.05),面罩组在T1~T3时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喷射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PaCO2在喷射组T0~T3时均无明显变化(P>0.05),面罩组T0、T1时明显低于T2、T3(P<0.05),T2、T3时喷射组也明显低于面罩组(P<0.05)。SpO2在两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上喷射通气作为在规范化培训的内容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