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劳动为幸福育人命题的提出,至少内含三重逻辑理路:本原活动与时代主题的耦合构成了它的内在动机,劳动教育价值中幸福的迷失是它的现实之殇,劳动教育价值确认的导向性可发挥外在助推的作用。劳动为幸福育人主要涉及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在主体维度上,幸福呈现何种面相;二是,在时间维度上,幸福呈现何种面相;三是,在空间维度上,幸福又呈现何种面相。简言之,这些问题分别探讨的是为了谁的幸福、为了怎样的幸福、为了哪些幸福。基于此,劳动为幸福育人的基本意蕴至少包括劳动是“为了学生的幸福”而育人、劳动是“为了全程的幸福”而育人、劳动是“为了完整的幸福”而育人三方面。故此,教师理应坚持如下实践遵循:首先,着力聚焦学生的幸福,充分激发个体的劳动学习主体性;其次,时刻关注全程的幸福,坚决反对忽视劳动过程的效果论;最后,努力维护完整的幸福,整体提升共同体的劳动幸福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