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外销通草水彩画作品的造型研究

作者:郑洪明; 陈中科
来源:大众文艺, 2019, (01): 84.
DOI:10.20112/j.cnki.issn1007-5828.2019.01.077

摘要

19世纪广州外销通草水彩画缘起于中西贸易,主要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以外销为商业目的的,因而其审美趣味带有一定程度的西方造型艺术意味。据史料和众多研究者的观点,认为当时的林呱和庭呱都受到过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的指导,加之当时一些在中国活动的其他欧洲画家,将西方绘画风格和技法带进广州,无疑都对通草水彩画产生了影响。一、通草水彩画的总体造型风格在当前众多的研究中,认为通草水彩画的造型更倾向于西洋画的立体造型,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的确,出于迎合西方人的审美需要,加上当时部分画家和艺人对西洋艺术的吸收,画面中的西洋画造型痕迹比较明显,尤其是在表现港口风景等题材上。但是,也正因为通草画发源于中国,画家和艺人身上仍然流淌有中国艺术的造型"血统",在画作中不自觉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