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不同损伤机制下的影像形态学特点及治疗策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12诊治的44例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根据骨折损伤机制分型,伸直内翻型14例,过伸内翻型12例,屈曲内翻型18例。前内侧骨折块采用前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内侧+前内侧骨块采用后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后内侧骨块与后外侧关节面塌陷采用后内侧弧形或倒L形切口复位固定,必要时联合前外侧入路。塌陷骨折部位采用自体髂骨或异体骨结构性植骨,同时修复合并的软组织损伤。结果 4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8(13~22)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内固定物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5.6(14~19)周。术后胫骨平台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3~18分,平均16.5分。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平台后倾角显示未出现骨折复位丢失。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90°~130°,平均118°。末次随访时改良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94.2(84~98)分,其中优37例,良7例。结论 对不同损伤机制导致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学特点进行详细描述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此类骨折的特点,可根据骨折的形态学特征优化手术入路、内固定物类型以及内固定方式,同时修复合并的膝关节相关结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