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沦陷时期上海所施行的强制性战时防疫体系,是日本"帝国医疗"移植的缩影。1942年,受夏季极端气候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回国潮的影响,上海华界霍乱大流行。为防治疫疠,汪伪市府进行了大规模强迫疫苗注射。华界民众起初采取躲避和排斥的态度,但随着疫情蔓延,"帝国医疗"色彩浓郁的防疫手段向社会强势介入,汪伪市府发放和检验防疫证书与经济统制、交通取缔等高压政策相捆绑,民众不得不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注射。然而,"伪证"、伪政府职员的暗中操作及"地下黑市"等纷繁乱象的长期存在与活跃,表明其防疫政策仍存在诸多局限与漏洞。"帝国医疗"的移植看似伴随日本战败而惨淡收场,实质却以"遗产"的形式对战后国民政府的防疫事业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