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中循环mi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冯莎莎; 钟丽; 杨梅; 彭瑛; 唐敏; 李宝林; 邓正华; 张涛; 王开正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2016, 34(04): 247-250.
DOI:10.13602/j.cnki.jcls.2016.04.03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中循环miRNA在精神分裂症SZ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0例SZ患者作为疾病组,90例双相情感障碍(BPAD)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9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白细胞中8个miRNA(miR-31-5p、miR-99b-5p、miR-107、miR-134-5p、miR-487b-3p、miR-181b-3p、miR-431-5p和miR-433-5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诊断模型,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SZ患者存在6个显著低表达的miRNA,其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miR-31-5p:0.931,miR-487b-3p:0.887,miR-99b-5p:0.869,miR-431-3p:0.763,miR-134-3p:0.756,miR-107:0.721;在ANN模型中,最优模型的AUCROC为0.960,敏感性86.7%,特异性95.6%。结论白细胞中6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作为SZ诊断的非侵袭性生物学标志物,而ANN诊断模型可以提高miRNA对SZ的诊断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