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预测临界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BDDH)术后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接受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和关节镜检查的37例BDDH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7例, 女20例, 年龄(37.9±12.8)岁。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 注射前后及手术前后均接受髋关节体格检查, 获得七项检查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计算VAS总评分, 并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注射有效率指注射后VAS评分改善值与注射前VAS总评分的比值。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对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后改良Harris评分(mHHS)与术后mHHS评分进行相关性检验。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实质性临床获益(SCB)进行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输出结果构建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预测患者术后达到SCB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确定达到SCB时注射有效率的最佳cut-off值。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6.3±7.6)个月。麻醉注射20 min后, 患者的VAS总分[M(Q1, Q3)]由注射前的13(8, 23)分降至1(0, 4)分;mHHS评分[M(Q1, Q3)]由术前的60(46, 70)分升至术后的90(84, 96)分, 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关节腔注射后mHHS评分与术后mHHS评分呈正相关(r=0.961, P<0.001)。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预测患者术后达到SC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561~0.976), 约登指数为0.663, 有效率的cut-off值为0.569 2, 灵敏度为96.3%, 特异度为70.0%。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关节腔麻醉注射的结果可提示关节内病变的存在, 麻醉注射后疼痛缓解程度与术后功能恢复呈正相关。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有效率>56.92%的患者髋关节镜手术结果更佳。
-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