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整体上抵抗各种意外灾害与风险事故的应急能力就越强,从而为维持社会稳定及保障民众公共利益提供更有效的保障。现代人大都高密度聚居在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非常紧密与频繁,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高度依赖于城市管理系统,一旦发生意外事故,需要应急服务来解决问题。对政府而言,完善应急治理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各种紧急风险事故,切实为社会民众提供安全保障,并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体现施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应急管理最初带有一定的临时应急特点,然而,随着社会应急管理服务趋于频繁,应急管理亦将趋于常态化与规范化,从应急管理逐渐变为应急治理,成为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应急管理向应急治理转变过程中,法律法规将会提供一个稳定的、具体可操作的管理框架,社会应急管理部门根据法律开展应急治理工作,社会各阶层也依据法律要求遵守应急治理要求。基于法治精神开展应急治理工作,则称之为应急法治。应急法治不仅能够促进应急治理工作可持续发展,而且符合中国法治社会建设要求。
-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