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判断影响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指导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接诊的190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小板(platelet,PLT)比值指数及临床实验指标等进行分析,通过随访的形式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对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预后组患者的AST/PLT比值指数、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均高于非不良预后组,白蛋白(albumin,ALB)、血小板(platelet,PLT)、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水平均低于非不良预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90例PBC患者中,乏力80例(42.11%)、腹胀60例(31.58%)、黄疸30例(15.79%)、皮肤瘙痒10例(5.26%)、肿痛5例(2.63%)等,由此可见,在PBC患者中主要的临床特征为乏力、腹胀、黄疸;对190例PBC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无失访患者,经统计有4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预后,其中有8例死亡(死亡原因为与肝病相关的疾病),22例肝移植,10例病情恶化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通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ST/PLT、ALB、ALT、AST、ALP、PLT、RBC均是影响PB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PBC患者的AST/PLT比值指数明显升高,其临床特征主要为乏力、腹胀、黄疸,实验室指标AST/PLT、ALB、ALT、AST、ALP、PLT、RBC对PBC患者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