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老化条件对聚酰胺6微塑料吸附磺胺噻唑的影响

作者:唐海辉; 周世帆; 邹小明; 黄亮亮; 杨小凡; 王玉菲; 江长松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2, 44(02): 154-159.
DOI:10.15985/j.cnki.1001-3865.2022.02.002

摘要

聚酰胺类微塑料(PA-MPs)和磺胺类抗生素(SAs)均为新兴污染物且已广泛检出,其中聚酰胺6微塑料由常用的聚酰胺6塑料产生,磺胺噻唑(ST)是典型的SAs。由于微塑料在环境暴露中普遍易老化,因此探究了聚酰胺6微塑料在未老化、紫外老化、紫外和H2O2老化(分别记为PA6、PA6-UV、PA6-UV+H2O2)下对ST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3种聚酰胺6微塑料对ST的吸附在24.0 h内基本都达到平衡,可以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R2≥0.969),Freundlich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R2≥0.967)。老化降低了聚酰胺6微塑料吸附ST的能力,平衡吸附量为PA6>PA6-UV>PA6-UV+H2O2。pH、盐度和溶解有机质(DOM)对聚酰胺6微塑料吸附ST有不同的影响。老化后聚酰胺6微塑料C=O含量减少,氢键作用力减弱是导致其对ST吸附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研究对认识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和环境风险提供了新的科学认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