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七连屿绿海龟(Chelonia mydas)产卵场海滩垃圾调查

作者:张婷; 林柳*; 蹇丽; 王钊; 孔俐; 汪继超; 史海涛*
来源:生态学杂志, 2020, 39(07): 2408-2415.
DOI:10.13292/j.1000-4890.202007.035

摘要

产卵场的海滩垃圾是海龟筑巢和孵化的主要威胁之一。西沙群岛七连屿是中国绿海龟(Chelonia mydas)现存最大的产卵场,虽然远离大陆,人口稀少,相对隔绝,但污染依然不容忽视。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七连屿绿海龟产卵的6个岛屿进行海滩垃圾调查。结果表明:七连屿绿海龟产卵场的海滩垃圾类型主要有塑料、金属、玻璃等,其中以塑料垃圾最多,数量占比82.04%,质量占比45.98%;海滩垃圾的平均数量密度为0.38个·m-2,平均质量密度为7.66 g·m-2;相比其他海龟产卵场,七连屿海滩垃圾的平均数量密度处于较低水平,但塑料垃圾占比较高;海滩垃圾以生活用品类最多,数量占比74.33%,其次为航运/捕鱼活动残留,数量占比9.11%;通过识别塑料垃圾上的文字,调查到的垃圾来源于国外的垃圾占比高达82.02%,以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为主,占国外垃圾的96.3%。建议进一步加强七连屿海龟产卵场的海滩垃圾减排和清理,同时加强南海的区域合作,共同促进海洋垃圾的治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