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改进的城市质量评价体系和距离函数构建引力模型,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从而构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并以城市经济联系势能为因变量,路网密度、可达性、干线影响度为自变量,在经济联系势能空间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交通要素对经济联系驱动作用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联系层级现象显著,缺乏高强度的经济联系,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特征明显;干线影响度对经济联系驱动作用最大,可达性次之,路网密度最小。路网密度对西部城市带驱动作用相对较大,可达性水平对西南地区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大,干线影响度对沿江城市带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大,驱动因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
单位交通运输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