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诏在中国西南文化史中处于这样的多重结点上:在空间关系方面,是内地、西藏与东南亚几大人文地理板块的结合部;在族群关系方面,是以乌蛮、白蛮为核心的多民族共同体与汉、藏及东南亚诸族的互动;在意识形态方面,是本土泛灵信仰或巫教、道教、儒家思想与佛教的杂糅。文中仅以南诏时期宗教艺术遗产的两种文本略做管中之窥:一种是民间口述及相关的视觉"遗址"文本,一种是官修的图像文献文本。通过对南诏发祥地云南巍山有关南诏兴国的民间传说,以及南诏时代著名画卷《南诏中兴画卷》图像的视觉人类学分析,结合部分田野考察,观察民间传说与官修文献,怎样具有不同的世俗指向;重点通过分析《南诏中兴画卷》中僧俗服饰变化的情况,探讨佛教传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如何与当地文化习俗融合,变服从俗,在不同地域或文化群体中完成在地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