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气PM2.5化学组成的长期变化特征

作者:江家豪; 彭杏; 朱波; 黄晓锋; 何凌燕*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2021, 41(02): 574-579.
DOI: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1.0065

摘要

为分析深圳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长期持续下降的原因,进而明确PM2.5下一步减排潜力和精细化管理方向,本研究基于2019年在深圳市西乡点位采集的PM2.5样品,分析了西乡PM2.5的化学组成及季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西乡点位PM2.5年均浓度为29.4μg/m3,总体上呈现夏低冬高的季节特征,有机物(OM)和硫酸根(SO42-)仍是主要的组分,分别占总质量的42.3%和17.6%.对2009、2014、2019年典型月份PM2.5的组分进行对比,PM2.5全年质量浓度从42.3μg/m3(2009年)下降至24.6μg/m3.(2019年),OM、SO42-、硝酸根(NO3-)、铵根(NH4+)和元素碳(EC)等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矿物质元素(Al、Ca)是地面扬尘和建筑尘的标识组分,近年来Al、Ca浓度的增加趋势表明宝安区西乡扬尘的影响在逐渐扩大.2009、2014、2019年OC/EC的值逐渐扩大,说明了一次燃烧源排放的影响逐渐减小,但二次有机物(SOC)的贡献逐渐凸显.通过分析2004、2009、2014、2019年夏、冬季PM2.5中6种主要组分变化趋势,表明6种主要组分夏冬两季皆有下降趋势,但由于气象因素导致冬季污染物受到区域传输的影响较大,夏季各组分浓度的下降幅度普遍高于冬季.总体来说深圳市PM2.5浓度持续下降的原因是深圳市对机动车、工业VOC(挥发性有机物)、远洋船舶以及一次燃烧源的管控和减排.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