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视力低下儿童眼球生物学参数研究

作者:杨静; 马盼盼; 刘昕; 白旭东; 张亮; 乔美萍; 信伟*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22, 42(10): 795-798.
DOI:10.13389/j.cnki.rao.2022.0163

摘要

目的 探讨3~6岁视力低下儿童眼球生物学参数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至2021年9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眼科门诊首次就诊的3~6岁轻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197人(197眼),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按有无视力低下分两组:视力低下组与视力正常组。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记录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及轴向、等效球镜度(SE)和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A型超声生物测量仪测量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深度(VCD)及眼轴长度(AL)。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平均屈光力(Km),计算角膜曲率半径(CR)及轴率比(AL/CR)。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儿童年龄、等效球镜度及柱镜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视力正常组相比较,视力低下组儿童LT、Km较高,VCD、AL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ACD、AL/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力低下组儿童SE与AL、VCD、AL/CR均呈负相关(r=-0.468、-0.448、-0.341,均为P<0.05),与Km呈正相关(r=0.261,P=0.020),与ACD和LT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而视力正常组儿童SE仅与AL/CR呈负相关(r=-0.352,P=0.000),与其他眼球生物学参数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3~6岁视力低下儿童的AL、VCD较低,LT、Km较高;视力低下儿童的SE与眼球生物学参数相关性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