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异性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01—2020-12接受溶栓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预后并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检测患者溶栓治疗时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采集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分析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异性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12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5.00%。预后不良急性脑梗死患者胱抑素C(Cys C)[1.12(1.02,1.21)]、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10.25(9.65,11.24)]、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17.53(16.39,18.52)]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1.02(1.02,1.03)]、[7.75(7.48,8.59)]、[13.38(12.64,13.89)](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P=0.003,OR=268.987,95%CI:6.607~10951.970)、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P=0.001,OR=5.342,95%CI:1.954~14.605)异常升高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当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cut-off值分别取8.405%、15.225%时,二者单一及联合检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预后不良风险价值的AUC均>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93、0.870、0.924,95%CI:0.822~0.963、0.779~0.961、0.856~0.992,P<0.001,特异性:0.667、0.750、0.533,敏感度:0.950、0.950、0.950,约登指数:0.617、0.700、0.483),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有较高的预后不良风险,可能与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升高有关,考虑未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患者血压变异性,评估预后不良风险。
-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