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一例疑似刖刑的病例

作者:李楠; 李成伟; 何嘉宁*
来源:人类学学报, 2022, 41(05): 826-83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05

摘要

本文对周原齐家东M24墓主骨骼进行了生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其右侧胫、腓骨下端1/5处为截肢后畸形愈合;胫骨生理长缩短约5 cm,足部离断后缺失。结合创伤情况、考古学背景及文献实物资料,该个体生前极有可能遭受了“惩罚性截肢”,即刖刑。商周时期刖刑的致死率极高,施刑工具可能有青铜刀锯、钻头、石块等,除拉切外还伴有砍砸行为。被刖之人康复后需拄杖行走并承担守门之责,社会地位低下、饮食状况不佳且饱受他人歧视,境遇十分悲惨。周原齐家东M24墓主是我国经过系统研究且年代最早的截肢病例,也是目前所见最为疑似刖刑的首例个体,为深入了解西周时期的刑罚体系、医疗水平及社会观念等提供了生动资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