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1961—2020年的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站观测降水数据集,研究了东部型El Ni?o事件发展期夏季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型El Ni?o在发展期夏季对中国极端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东部地区,造成华北和江南地区极端降水减少,江淮地区极端降水显著增多。进一步分析其中的物理过程发现,当东部型El Ni?o事件处于发展期夏季时,赤道东太平洋出现显著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暖异常,西太平洋区域表现为冷异常,导致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同时,西北太平洋区域存在SST暖异常,对应气旋性环流异常。异常的SST分布激发了“负-正-负(+ - +)”的东亚-太平洋型(East Asia-Pacific, EAP)波列异常,对应着“正-负-正(- + -)”的降水配置。在两个异常环流的交汇处有显著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江淮地区带去了充足的水汽。而华北地区主要受到反气旋性环流和蒙古高压的共同控制,并受到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异常西北风影响,存在显著的辐散下沉运动,降水的动力条件不足。并且,在东部型El Ni?o事件发展期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东,不利于江南地区降水的发生及水汽的输送,进一步造成江南地区极端降水减少。以上结果显示东部型El Ni?o事件在其发展期夏季对中国极端降水存在重要的影响,为区域极端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