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肺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extrapulmonary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disease,ENTM)的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查找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检出ENTM标本,纳入确诊ENTM病例33例,分析人口学、微生物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特征。结果 33例ENTM患者中,年龄(49±16.3)岁,23例(69.7%)为女性,1/3为免疫抑制宿主。感染类型以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和播散性感染最常见(57.6%、18.2%和15.6%),51.5%(17/33)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原以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RGM)中的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42.4%)最常见。患者平均接受(3.5±0.8)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6.3(4.3,9.6)个月。多数病例痊愈(69.7%)或临床好转(18.2%)。与RGM相比,缓慢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SGM)感染者年龄更大[(60.2±15.0)岁vs (42.6±14.0)岁,P<0.05]且更多为社区获得性感染(83.3%vs 28.6%,P<0.05)。结论 ENTM中最常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最多。SGM感染者年龄更大且更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ENTM的治疗较为困难且缺少统一标准,需要更多研究。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