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使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索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这两种疾病大脑白质改变的共性与特性。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于2014年10月—2017年1月招募正常对照人群志愿者。将纳入患者根据诊断分为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情感障碍组。将志愿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并将双相情感障碍组分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2个亚组。对纳入患者与志愿者进行DTI扫描。使用基于白质骨架的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tract 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研究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之间的白质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差异,并对双相情感障碍2个亚组和精神分裂症组的FA值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9例,正常对照组4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组40例,双相情感障碍组59例(躁狂发作31例、抑郁发作28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组及精神分裂症组均在胼胝体体部、穹隆、枕钳及左侧下纵束出现FA值降低(P<0.05)。双相情感障碍组与精神分裂症组之间的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亚组与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存在左侧丘脑后辐射的FA值下降(P=0.001)。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白质改变存在共性,但丘脑后辐射的白质变化或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特征性改变。

  • 单位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