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期增强CT定量参数对胃腺癌术后发生肝转移时间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腺癌372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SHM)44例,异时性肝转移(MHM)53例,无任何转移征象275例(阴性转移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部增强CT三期增强扫描,比较3组患者性别、年龄、胃腺癌发生部位、手术方式、术后化疗情况、病理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是否伴血管神经侵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肿瘤标志物及术前多期增强CT定量参数与患者术后发生转移类型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多期增强CT定量参数预测胃腺癌术后肝转移时间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胃腺癌发生部位(χ2=49.345,P<0.001)、肿瘤标志物升高[甲胎蛋白(χ2=25.760,P<0.001)、癌胚抗原(χ2=19.920,P<0.001)、糖类抗原19-9(χ2=9.270,P<0.05)、糖类抗原125(χ2=10.296,P<0.01)、糖类抗原72-4(χ2=31.592,P<0.001)、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病理T分期(χ2=132.916,P<0.001)、N分期(χ2=86.416,P<0.001)、术后化疗情况(χ2=21.32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峰值强化期相与肝转移组别之间有相关性(χ2=59.884,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强化峰值期相与肝转移Ⅲ期之间的相关性较弱(Cramer V=0.284,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当动脉期的最佳截断值为81.5 Hu时,预测SH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6%、60.0%;当静脉期的最佳截断值为80.5 Hu时,预测MHM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0%、42.0%。结论多期增强CT定量参数可用于预测胃腺癌术后发生肝转移的时间。当强化峰值出现在动脉期更倾向于SHM,强化峰值出现在延迟期更倾向于阴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