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王安石为中心的"变法",以司马光为中心的"更化",以蔡京为中心的"变质",构成了北宋晚期历史叙事的主流三部曲。"王安石变法"的本来含义是"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这种表达最早出现在元祐时期编纂的《神宗实录》之中,南宋绍兴修史继承了这一观念。元祐之政在南宋具有典范意义,"元祐更化"的说法是南宋"更化"政治理念在元祐历史上的投射。近代以来"变法"的含义转为正面,意义相当于"改革",而"更化"一词本身所具有的"善治"含义不再彰显。新法"变质"说主要是为王安石变法辩诬,其形成与近代以来的国家主义、阶级分析法、商品经济论等新思潮密切相关。
-
单位上海大学; 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