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在野生环境条件下,青刺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为发展青刺果产业、优化青刺果植物生长状态及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在野生环境条件下,青刺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材料,通过HiSeq平台高通量双末端测序获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内生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域序列,对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青刺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主要由110个属组成,归属于11个门。相对丰度较高的门是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其次是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在纲分类水平上,根际土壤细菌特有的菌纲为Deinococci(异常球菌纲)、Elusimicrobia、Fibrobacteria(纤维杆菌纲)。非根际土壤细菌特有的菌纲为Negativicutes(厌氧菌纲)。在属分类水平上,酸杆菌亚属(Acidobacterium)总丰度最高,为优势属;丰度大于1%的根际、非根际土壤细菌分别有9个属和11个属。通过LEfSe聚类树分析,青刺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起到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biomaker在丰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基因功能预测显示,青刺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代谢、细胞运动、氨基酸代谢和信号转导机制等27个二级功能,均表现出功能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对青刺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明确了生长在野生环境下的青刺果植株,其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群落组成间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同时发现青刺果潜在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