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兜底保障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制度安排。新时期,尤其要从多维视角审视贫困的成因,以发展的眼光设计、构建社会保护网,准确把握"底"的内涵,努力创新"兜"的机制。研究表明,江苏在兜底保障探索过程中,基于地方实际,将兜底的着力点置于发挥临时救助的托底功能和优化公共服务的递送方式。一方面,江苏根据临时救助场域的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通过鼓励民间组织参与救助、下放救助资金调配权力完善临时救助,显著增强临时救助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针对部门碎片化引致的政策目标冲突、项目功能重叠、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江苏通过全面再造行政服务流程、积极引入多种社会组织优化公共服务递送,为兜底对象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江苏探索背后的逻辑乃适应性治理理论与整体性协同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其兜底保障的经验与做法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