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进步,新媒体异军突起,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渠道,但这也可能使一些大学生心理发生变化。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环境中充斥着各类积极和消极的信息资源,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态度,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文章深入探究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展开分析,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个人因素,探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未明确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目的、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成本较少等。结合分析结果,从创新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组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采用家校合作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媒介素养这六个维度,探究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路径,以实现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