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下水是定边地区主要的用水来源,近年来,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引发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劣质水体入侵、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威胁到当地用水安全。通过实地调查取样与数值模型计算的方法,选取定边地区典型区域,分析定边地区当前地下水化学组分及分布特征。建立数值模型,计算水源地不同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化学组分的运移情况,探究地下水开采强度对水源地劣质水体入侵的影响程度。同时,设计了灌浆帷幕与水力帷幕两种水源地保护措施,以探究合理的水源地保护方案。结果表明,第四系萨拉乌苏组潜水主要为SO4·Cl-Ca·Mg型水,矿化度较低。白垩系环河组潜水、微承压水均为SO4·Cl-Ca·Mg型水,矿化度较高。开采条件下第四系萨拉乌苏组潜水矿化度升高,可能危及到水源地水质安全。地下水开采强度越强,水源地Cl离子超标范围面积越大。与灌浆帷幕方案相比,设置水力帷幕的方案可有效抑制劣质水体入侵水源地,以达到保护饮用水源地的目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控制抽水与加强地下水水质长期观测等措施,为水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