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滴灌模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以甜玉米(正甜6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覆膜充分滴灌(T1)、膜下充分滴灌(T2)和膜下控墒滴灌(T3)3种模式对甜玉米生物量及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滴灌模式对甜玉米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T3处理甜玉米茎-植株和叶-植株异速生长指数均小于T1和T2处理;而T1处理根-植株异速生长指数小于T2和T3处理;(2)T2和T3处理甜玉米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异速生长指数为1,呈等速生长关系,而T1处理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异速生长指数小于1,呈异速生长关系;(3)T1处理甜玉米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异速生长指数小于T2和T3处理。这表明不同滴灌模式能改变甜玉米异速生长轨迹,覆膜滴灌可能促进甜玉米茎、叶、地上部分和生殖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与T1处理相比,在甜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的前提下,T2和T3处理分别节水26%和44%,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 65和1. 43 kg·m-3。可见,膜下控墒滴灌(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限为70%,上限为90%)是适用于元谋干热河谷甜玉米种植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