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33a-5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78例结肠癌手术患者癌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MiR-33a-5p表达情况,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癌组织的MiR-33a-5p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癌组织的MiR-33a-5p表达程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浆膜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等有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性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浆膜浸润是影响MiR-33a-5p表达程度的主要因素(P<0.05)。癌组织中MiR-33a-5p高表达63例,高表达率为80.77%(63/78);癌旁组织MiR-33a-5p高表达13例,高表达率为16.67%(13/78)。癌组织MiR-33a-5p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患者总体3年存活率为29.5%,MiR-33a-5p高表达患者、MiR-33a-5p低表达患者3年存活率分别为20.6%(13/63)、66.7%(10/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MiR-33a-5p呈现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浆膜浸润、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MiR-33a-5p有望成为结肠癌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 单位
    北京市海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