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解决宁夏贺兰县稻蟹模式下水肥利用率不高,放蟹密度、饲料投喂量不明确等问题。【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水层深度(5、8、11 cm)、追肥量((60+1 500+3 000)kg/hm2)、(75+3 000+4500)kg/hm2)、(90+4500+6000)kg/hm2))、放蟹密度(60、90、120kg/hm2)、饲料日投喂量(7.2、9、10.8kg/hm2)对水稻与河蟹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1)四因素对水稻与河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追肥量>水层深度>放蟹密度>饲料日投喂量、放蟹密度>水层深度>追肥量>饲料日投喂量,且均达到显著水平。(2)水稻与河蟹产量、蟹肉氨基酸总量随水层深度和追肥量增加而增加,稻米食味值随水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减,水稻产量和蟹肉氨基酸总量随放蟹密度与饲料日投喂量增加先增后减,河蟹产量和稻米食味值随放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饲料日投喂量的增加而减少。【结论】通过极差、方差与主成分分析得出,四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水层深度为11cm,追肥量为(90+4500+6000)kg/hm2(尿素+沼渣+沼液)、放蟹密度为90kg/hm2、饲料日投喂量为7.2kg/hm2时,水稻与河蟹产量最高,分别为9799.8kg/hm2和444.6kg/hm2,较CK分别增产24%和37.6%;同时,稻米食味值与蟹肉氨基酸总量也最高,分别为83.71分和15.85g/100g,较CK分别增加6.9%和24.8%。